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數位相片管理


使用軟體:

LightRoom 5, Picasa 3.9

目錄結構:<統一存於外接USB硬碟,磁碟代號 W>

W:\多媒體資料\ <-- 所有的檔案 W:\多媒體資料\原始照片 <-- 所有記憶卡的資料 W:\多媒體資料\原始照片\<相簿名稱> <-- 以年月+專題名稱命名,如200109北海道 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Import\ <-- Lightroom 將原始照片目錄中的資料匯入後,另存一份拷貝,目錄結構以年\日期的方式依序建立 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Export\ <-- Lightroom 編輯後匯出的照片
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Export\<相簿名稱> <-- 目錄命名方式同原始照片\<相簿名稱> 相片自記憶卡到上傳至網路相簿,分為幾個階段:

1. 記憶卡至硬碟

(1). 將記憶卡的資料copy到硬碟特定的目錄中,目錄以<相簿名稱>命名,命名規則以年月+專題名稱命名,如2001北海道之旅...等 (2). 此目錄內資料視為最原始的數位底片,將不做任何編修等異動 (3). 定期將目錄複製到另一顆硬碟保存

2. 依照拍攝日期歸類

(1). 由LightRoom 將原始照片匯入,Lightroom Catelog命名方式同<相簿名稱>,匯入時選擇同步複製檔案到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Import,目錄目錄結構以年\日期的方式由LightRoom自動依序建立 (2). 此目錄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將作為所有照片編修時用

3. 相片編輯

(1). 以Picasa 3.9為主要的編輯軟體 (2). Picasa 工具>資料夾管理員,設定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Import\ 以及 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Export\ 為永遠掃描 (3). Picasa中建立相簿,名稱與目錄的<相簿名稱>相同,並將需要上傳到網路相簿的照片加入相簿中 (4). 遇相片須以Lightroom編輯時,編輯後匯出至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Export\<相簿名稱>目錄中 (5). 到此步驟Picasa相簿中的照片將包含,Picasa編輯後的照片以及Lightroom編輯後的照片

4. 上傳到網路相簿

(1). 在Picasa的相簿中選擇要上傳的照片(或Ctrl A全選),按右鍵選[上載至Google+相簿],Google+網路相簿名稱同Picasa的相簿 (2). 安裝Flickr上載按鈕插件,將Picasa相簿的照片上載到Flickr,相簿名稱同Picasa的相簿

5. 規範

(1). 無論是硬碟目錄名稱、Lightroom Catelog、Picasa相簿、Google+相簿、Flickr相簿,所有的相簿名稱均相同 (2). 統一由Picasa軟體將照片上傳到網路相簿 (3). 如有使用第3種編輯軟體,如光影魔術手或Photocap等編輯照片時,一律將編輯結果另存新檔,並存於W:\多媒體資料\Lightroom Export\<相簿名稱>中,以免更動到Lightroom Import目錄中的照片

2001北海道紀行(終) -- 後記

終於將2001年北海道自助旅行的網誌寫完,算算總共花了22天,比實際旅行的天數還長,但若要從旅行當時算起,則遲了將近12年。

之所以興起寫此網誌的念頭,緣起於在整理過去的一些舊照片。前些日子將那些分散在不同硬碟、光碟、目錄的照片分類整理,並上傳到Google+, Flickr備份。就在看著那些舊照,彼時的記憶一一被喚起,趁著感動還在、腦中重回的畫面還未淡出,就幫舊照留些旁白吧!

回想當時北海道之行是自己第一次的國外自助旅行,當初旅行的目的已不復記憶,或說事過境遷已然不是那麼重要。回顧這12年來每次的獨自旅行,都是一次次自我療癒的過程,從工作、生活、精神上的逃脫,給自己生命上一些喘息的空間。企望能在旅程的結束後,再重新面對生活上的無奈、命運無常的安排。所以,旅行對我來說從來都只是一種手段、一段過程,並非目的。

不管當初旅行的目的為何,既然走過留下回憶,就藉由整理影像紀錄的同時讓自己重新再走過一遍。

當時我跟Robin各自帶了一台數位相機,另外我又帶了一台V8,總共留下9百多張照片、12段V8影片。當然這些紀錄都是片段的,有些照片當時拍攝的地點已經忘記,還好有Google Map的街景,可以讓我模擬當時行經的路徑,任意在萬里之外的城市中遊走,慢慢讓一張張的照片回到當時的時序中。

另一個須面對的難題是數位相片後製處理,當時的數位相機的技術不比現在,常常有過曝、曝光不足的問題,最麻煩的是白平衡不準所造成的色偏,光是調整這些照片幾乎讓我想要放棄,也浪費了我許多時間。

最終還是完成了13篇網誌,算不上遊記,畢竟照片佔了大部分,只是幫照片加了旁白以及當時的心情。當作是完成了一項功課,無所謂是否與人分享或是否有人關注,畢竟故人已然不在,再無法剪燭西窗,卻話共遊北海道之趣。

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2001北海道紀行(13) -- 札幌

日期:2001/9/27-28
行程:第十二、十三天

這些天來已經習慣早起,早晨起床時天剛亮,房間位在高樓層面向海灣,從窗戶望去,只見初升的太陽如探照燈般,光柱穿透海平面那端的雲層,映紅整個小樽港。等穿戴整齊,奔至港邊時,美景已然不再。

清晨走過昨日的街道,兩旁的商店還未從昨夜的疲累中甦醒,等不及的我已然離開,來到小樽站,等候開往札幌的列車。

小樽車站月台上有一奇特的鐘『むかい鐘』,已被登錄為有形文化財,是早期列車抵達或啟動時提醒乘客用的鐘,要人工敲打,目前月台上比較小的是複製的模型。
むかい鐘

2001北海道紀行(12) -- 小樽

日期:2001/9/27
行程:第十一天

小樽市為日本北海道的一座港口都市,鄰接北海道首府札幌市,由於有大量歷史建築物,因此成為日本非常受歡迎的旅遊城市之一。此外,由於搭乘快速火車可在半小時抵達札幌市,因此也成為札幌的衛星城市。 小樽臨日本海石狩灣,過去曾經是石狩地區所生產的煤礦等物產向外輸出的主要港口,也是自俄羅斯輸入木材等建設用物資時的入口港,因此過去曾在此處攔截勝納川的河水,將其出海前的河道轉向延長,修築成運河,以便利港埠地區的貨物裝卸。今日小樽運河雖然已有一半被填平成為取道路用地,但剩餘下來的運河及運河旁的倉庫設施,已成為最主要的觀光景點,並成為小樽市內海運產業衰退後,新的重要經濟來源。(網路資料)

小樽境內南部屬丘陵地形,坡度較為陡峭且逼近海岸線,因此整個市街都是沿著山坡發展,也因此被稱呼為「坡道之街」(坂の街)。 (網路資料)

如果沒有去過小樽、函館就不算來過北海道,因為這兩處幾乎是觀光客必到之地。這兩處都是港口城市,有豐富的海港面貌,如倉庫改建的餐廳、商店等;也有許多歷史建築,函館有異國的情調,而小樽則保有古老的日式建築。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2001北海道紀行(11) -- 美瑛/美馬牛/富良野

日期:2001/9/26
行程:第十天

一向習慣晚起,但此行每天約六點就醒了。清晨散步在田野小徑,耳畔盡是蟲鳴鳥叫,聲聲不絕。林間一片濃霧壟罩,此時此刻,竟有些許虛幻之感。
馬鈴薯之丘的清晨

2001北海道紀行(10) -- 美瑛

日期:2001/9/25
行程:第九天

離開層雲峽後,回到旭川,轉搭JR富良野線,在美瑛站下車。整列火車居然只有一節車廂,真是超級迷你。

JR富良野線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2001北海道紀行(9) -- 層雲峽

日期:2001/9/24
行程:第八天

昨天從稚內來到旭川已是晚上8:30,為了方便起見就直接入住旭川車站飯店。

旭川雖是北海道第二大城,但在此次的行程中只做中轉站,不多做停留。一早退房後隨即搭乘巴士到今天的目的地「層雲峽」。

層雲峽位於北海道上川町的峽谷,在大雪山山麓的石狩川邊,大約有24公里的懸崖峭壁,是大雪山國立公園的中心景點之一。原本在愛奴語稱做SOUUNNBETSU(擁有眾多瀑布的河川之意)。大町桂月因而在1921年(大正10年)將它命名為層雲峽。大雪山黑岳山麓的層雲峽溫泉周邊旅館林立,現在已經成為層雲峽中心的人氣觀光勝地。大函‧小函是層雲峽中景致最美的峭谷。大約3萬年前大雪山火山噴發而堆積的溶結凝灰岩受到石狩川的侵蝕而形成了大峽谷般的景致。也能一賭高約200公尺前後的柱狀節理斷崖壯觀的風貌。流星‧銀河瀑布(兩者皆被選定為日本百大瀑布)等層雲峽許多大大小小的瀑布景色雄偉,也是不能錯過的景點之一。(網路資料)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2001北海道紀行(8) -- 稚內

日期:2001/9/23
行程:第七天

這幾天目的地的移轉採跳躍的方式,從東北方的網走轉換到最南端的函館,再從函館跳到最北端的稚內,其目的就是善用JR Pass,將長途列車儘量安排在7天內完成。另外搭乘夜車以避免將時間浪費在搭車上面。

夜行列車在清晨6:00抵達日本最北端的車站「稚內」,不知是否因為時間尚早的關係,總覺得車站,甚至整個城市特別冷清,不若函館的亮麗與活潑。想必是最北端的城市,交通不便、氣候嚴寒,以致於商業開發與都市化程度相對較弱。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2001北海道紀行(7) -- 函館(續)

日期:2001/9/22
行程:第六天

今日繼續昨日未完的行程。因住宿的地點離五棱郭比較近,因此就先從五棱郭開始。

【五棱郭】
五稜郭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於現今北海道函館市的一個星形要塞城郭,也是日本第一個以西洋建築格式所建造的一個城堡。「五稜郭」原本是指這座建造呈五角星狀的城郭,並非其城堡的本名。日本共有兩座「五稜郭」式的城堡,另一座是位於長野縣佐久市臼田町的「龍岡城」。北海道這座城的正式名稱是「龜田役所土壘」或「柳野城」,後來大眾廣泛的直接稱呼為「五稜郭」或「函館五稜郭」,是日本國指定的特別史跡,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西洋式城郭。(網路資料)

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2001北海道紀行(6) -- 函館

日期:2001/9/21
行程:第五天

昨天晚上22:20搭「鄂霍次克號」(オホ-ツク號),上午06:30抵達札幌,這是此行的第二趟夜車,其實綠色車廂的座位還滿舒服的,晚上還睡得著。

今天的目的地是函館,不過要先到大沼公園。列車抵達札幌後,立即轉搭07:00發車的特急北斗二號,預計09:59在大沼公園站下車。

此時發生了一件插曲,有人的相機留在車上了。在告知詳情站務人員詳情後,站務人員立即用對講機與列車長聯繫並確認相機已尋獲,我們告知下一的行程為函館,請將相機留在函館車站即可。當然,事後也順利找回相機。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2001北海道紀行(5) -- 網走

日期:2001/9/20
行程:第四天

網走的早晨,晴空萬里,涼爽舒適。出門用餐的路上路過一處自行車出租店,便決定今日來個自行車自由行。

開始先沿著網走川河岸,一路來到網走港。網走位於北海道東部,面向鄂霍次克海,是個靠海的漁港小城。除了被白雪覆蓋的冬季之外,其他季節均可見到各類植物的生長,公園綠地經常看見各色小花。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2001北海道紀行(4) -- 摩周湖和屈斜路湖

日期:2001/9/19
行程:第三天

阿寒湖、摩周湖及屈斜路湖是道東主要的三個湖泊,對自助旅行者而言要一次全覽這三湖風景,最方便的方式就是搭阿寒パノラマコース觀光巴士(已於2010年停駛)。

中午在阿寒湖簡單用完午餐後隨即搭乘觀光巴士,中途分別在摩周湖、硫磺山、屈斜路湖(砂湯)、美幌峠短暫停留,讓遊客下車瀏覽風景順便採買土產紀念品。接著到JR美幌站,我們在此下車轉JR到網走。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2001北海道紀行(3) -- 阿寒湖

日期:2001/9/19
行程:第三天

出發前原計畫預定阿寒湖民宿,,那個年代還沒有google translater,只好發英文email詢問訂房事宜,無奈店家直接回信說看不懂英文,只好作罷,改訂一般度假飯店。經過一番資料搜尋比較之後,確定選擇新阿寒湖飯店一泊二食方案,事後回想,實在是正確的決定。

昨天傍晚時分抵達阿寒湖,預定的飯店就在主要的道路旁並不難找。入房後先在房間浴室內泡溫泉,接著就來到餐廳享用晚餐。晚餐是西式自助餐,菜色內容等細節已記不得,唯一的記憶是那無限量供應的螃蟹,一隻隻肥美巨大的蟹腳,輕輕一抽整隻蟹肉就出現眼前,送進口中那鮮美的滋味,實在令人難忘。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2001北海道紀行(2) -- 釧路

日期:2001/9/18
行程:第二天

夜行特急まりも是JR北海道固定行駛於札幌與釧路之間的特急夜車,附有寢台車廂,為北海道主要的夜行列車之一,可惜因營運不佳,在2008年被迫中止,走入歷史。

昨晚才剛到札幌不久,就接著搭上這班夜行快車趕往釧路。夜裡醒來,窗外黑暗一片綴著零星燈火,無聲的從眼前飄過,腦中忽然憶起當年北上就學的那晚,在月台等候北上的夜行列車,那位前來送行的朋友如今安否? 停靠站時隔著車窗玻璃望去,只見站務人員的身影晃動,像是被靜音的電視畫面,不見其他上下車的乘客,或許像這樣的夜行列車本就只服務從起站到終站的旅人吧!

當曙光開始在遠方的海平面出現時,預告著列車離終站已經不遠。列車沿著海岸線而行,海浪輕拍著海岸,在窗外景色轉換為鄉間田野後,列車長的廣播響起,雖聽不懂日語,猜想應該是說再過幾分鐘即將抵達目的地釧路站。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2001北海道記行(1) -- 往北海道出發

日期:2001/9/17
行程:第一天

規劃了兩個月的行程,終於要正式啟程了。很不巧的,颱風偏偏要在這個時候來攪局。出發前一天就一直在關心納莉颱風的消息,已知目前已經發布陸上颱風警報,颱風路徑偏向台灣北部,只是不曉得會不會影響到航班起降?

一早醒來望向陽台外灰濛濛的天空,沒有雨,風也不太大,希望不是暴風前的寧靜。或許太早了,航空公司櫃台電話沒有人接聽,跟Robin確認一切準備妥當後,就背起背包往機場出發。

幸好颱風並未影響國際航班的起降,8:30由小港飛桃園再到成田機場,當年由於飛北海道只有包機,還沒有定期航班,因此必須在東京轉日本國內航班機,抵達札幌已是晚上10點。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200109 北海道自助旅行行程表

2001/9/17-2001/9/30
 北海道自助旅行
9/17
0830-0930       搭乘JAA EG278 高雄飛中正機場,轉機飛東京。
1030-1435       搭乘 JAA EG204 飛往東京成田。
1830-2005       搭乘 JAL 飛往札幌。
2048-2124       JR 新千歲空港到札幌
2341-0600       JR 特急夜快車至釧路

9/18
1058-       JR 釧路濕原觀光火車
1455-1710       搭阿寒巴士到阿寒湖
宿新阿寒觀光飯店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照片與記憶

最近在整理一些舊時的旅遊照片。一方面因為這些檔案散落在不同的硬碟、目錄,甚至保存在光碟中,怕有天就意外消失了;另一方面也將其upload到雲端,同時存在Google+以及Flickr,由這些大公司幫忙保存。

整理舊照比我預期得更加耗時。以前的數位相機的品質及技術不如現在的相機那麼好,常有白平衡不準、色偏、耀光等問題,花了不少時間對一些照片做些後製處理。另外再重新檢視這些舊照的同時,記憶的盒子也同時被打開,一幕幕湧現在腦海,彷彿又會到了從前,那一抹陽光、那一片藍、那風的氣味,那時候的年少青春,一切的美好。

經常坐在電腦前,雙眼盯著螢幕,思緒就回到從前,飄進的照片中。很奇妙的,心就像是一片濾網,被留下的記憶總是那些美好,一些不快卻再也想不起來,這當中究竟是否存在著虛幻與美化,似乎已不是那麼重要,也無需考證。

想著,是否用文字將這些記憶中的片刻紀錄下來? 這對我而言比整理照片更加艱難,也懷疑自己是否有那份耐心與堅持。

一切隨興吧!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鐵冬青

鐵冬青

英文名稱:Chinese Holly

學名:Ilex rotunda Thunb.

科別:冬青科(Aquifoliaceae)

屬別:冬青屬(Ilex)

別名:白沈香、白銀香、馬口樹、圓葉冬青、白銀、糊樗、細果冬青

產地:中國、日本、韓國、台灣以及中南半島等地

分佈:台北、桃園、新竹、屏東,山區闊葉林中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豆部木本植物葉形態性質識別

對於剛接次植物辨識的我而言,經常對著植物,手上拿著圖鑑,一一比對卻還是經常受困於2-3種植物之間,只因特徵太過相似而無法確認。

面對羽狀複葉的豆科植物更是如此,一回羽葉、二回羽葉常常分不清楚,再加上若不是在開花結果期間,光憑羽葉的特徵來辨別,更是毫無頭緒。

網路上剛好發現一篇運用植物葉來辨識豆科植物的文章,摘錄如下,以作為參考之用: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楓香

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

【形態特徵】:

落葉性喬木。樹冠擴展,樹皮幼時平滑,灰褐色,老後粗糙龜裂,暗褐色。

【葉】:

互生,叢生枝端,柄長8~10cm,葉片菱形3裂,幼葉常為5裂,紙質,平滑,長8~10cm,基部圓形或心臟形,裂端銳尖或尾尖,細鋸齒緣,秋變成紅葉。

【花】:

單性,雌雄同株,和新葉同時開出。苞片早落性,無花被。雄花多呈總狀花序,叢生,雄蕊為多數,與小鱗片混生,藥2室,花絲光滑,長1.5mm。雌花具細長的總花梗,花序頭狀,花柱長10mm,被毛,基部有4或5枚刺狀鱗片,與鱗片交互生短假雄蕊4或5枚,子房2室,胚珠夥多。

【果實】:

蒴果球形,聚合果相聚癒著呈頭狀,徑約2.5cm,花後花柱伸長成刺狀,先端裂開具1~2粒為完全種子,其他為不完全種子,完全種子有翅,橢圓形,長約7mm,不完全種子呈不規則稜角,徑約1mm。花果期3~9月。

【用途】:

根治癰疽,疔瘡,風濕關節痛。樹皮治泄瀉,痢疾,大風癩瘡,葉治急性胃腸炎,痢疾,產後風,小兒臍風,癰腫發背。果實有祛風、除濕,通絡,利水之效。治肢體麻痺,手足拘攣,胃痛,水腫。

金縷梅科

金縷梅科(Hamamelidaceae)

性狀:常綠或落葉性灌木或喬木,常具有星狀毛。

葉:互生,稀為對生,單一或掌狀裂緣:托葉1~2枚,有時很大或稀為無。

花:花序為總狀花序,頭狀花序或穗狀花序;花雙性或單性,整齊至不整齊,周位至上位;花萼合生成筒狀,4~5裂;花瓣4~5裂或無;雄蕊4~5枚或更多,藥2室;雌蕊2枚合生心皮,子房下位,稀為上位,2室,中軸胎座。

果:木質,兩裂,蒴果。

分布:全世界約有20屬50種,分於溫帶及亞帶,臺灣產5屬7種,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較為常見。

附註:種香菇木材可供菌菇木植香菇而花粉為蜜蜂之佳餚。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

種子植物之形態特徵術語

一、根(Root):植物體之地下部者。


  1.  正常根(Normal root):根源自胚根者。
  2.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凡源自莖部者,不論是否位於地上部者。
  3.  鬚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根成熟後大小及形狀均一者。
  4.  直根系(Tap root system):根成熟後大小不同,具有地下主軸之主根,並自主軸分生若干支根之次生根或側根者。

蕨類植物之特徵術語

無口粒(Alete)
厚環孢子囊壁(Annulus):環繞孢子囊一周之厚壁,協助放出成熟孢子。
藏精器(Antheridium):原葉體或配子體上產生精子的器官。
藏卵器(Archegonium):原葉體或配子體上產生卵的器官。
網腔(Areole):網狀葉脈包圍的空間。
耳裂(Auricle):羽狀複葉之淺裂。
捲葉(Circinate venation):捲狀幼葉。
鱗片脈同型(Conform): 莖節鱗片脈全部為縱裂平行脈而同型者。

植物的特徵觀察

1.植物的習性

觀察植物首先從習性開始。植物依習性(Habit)可分木本及草本,而木本則再細分喬木(Trees)、灌木(Shrubs)或藤木(Lianas)。

喬木有一固定幹形的主莖,通常在離地面相當的距離後,才會有分枝(如:白千層、肯氏蒲桃)。

灌木比較矮小,沒有中心主幹,形態不一,通常在基部就會有分枝(如:杜鵑花)。

藤本植物通常需依附其他的植物才能生長,即沒有可以挺直的主莖,也沒有一定的高度。就其攀爬的方法又可分纏繞莖(如:)、攀緣莖(如:)。